资讯详情
详情
2021年4月25日为我国第35个“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”。为能使公众更好地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,积极宣传疫苗接种在阻断传染病疫情、保护群众生命健康中的重要作用,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2021年“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”的宣传主题为“接种疫苗,防控疾病 ,守卫健康, 守护一生”。
2月23日,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了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(2021版)》,此次更新和既往版本相比都有哪些不同呢?
同时接种
考虑到接种效率,提出“当多种疫苗同时注射接种时,可在左右上臂、左右大腿分别接种”,也就是一次可以在身体不同部位接种多剂不同疫苗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全文的“肌肉注射”统一改为了“肌内注射”,用词更加严谨。
扩大补种年龄
2021版和2016版相比,对于人群免疫规划疫苗的补种年龄从<14周岁提高到了<18周岁,扩大了补种范围带来的是给更多人群提供保护。
更加关注特殊健康状况儿童
基于循证依据提供了针对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指导原则,包括早产儿、低出生体重儿、过敏、免疫功能异常儿童,以及黄疸、惊厥、癫痫、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、脑病、先天性心脏病、先天性感染儿童,并且明确了下列情况并不属于疫苗接种禁忌症:
A.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;
B.单纯性热性惊厥史;
C.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;
D.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(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、苯丙酮尿症、21三体综合征等);
E.病情稳定的脑疾病、先天性心脏病、先天性感染(梅毒、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)等。
对于一些特殊健康状况儿童,接种包括IPV、HepA-I等灭活疫苗是相对更安全的选择。
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
(2021年版)

关键词: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